top of page

公器私用在香港法律下不僅違反職業道德,更是嚴重的刑事罪行。 一旦涉及公物或公權力,行為人將面臨刑事檢控和懲處!

  • DonnaLeung
  • 8月2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公器私用是指利用公共資源或公務身分圖謀私利,在香港,相關行為可能觸犯《刑事罪行條例》下的「盜竊」、「詐騙」或「損害資產」等罪行,甚至可能觸及《警隊條例》等特定條例,具體適用法例會視乎行為的性質和細節而定。 

 

公器私用是什麼?   

        

 公器私用就是指將本應為公眾服務的公物、公款、公職或公權力,用於謀取個人利益,而非用於公共事務。 


 在香港,公器私用觸犯的法例可能包括:   

  

  • 《刑事罪行條例》 (Crimimal Offences Ordinance) 

    • 盜竊 (Theft): 意圖為自己或他人利益而竊取公物,可能構成刑事罪行。 

    • 詐騙 (Fraud): 利用欺詐手段取得公款或公物,也屬於刑事罪行。 

    • 損害資產 (Damage to Property): 若損壞公物,亦可能構成犯罪。 

  • 特定公職條例 

    • 例如《警隊條例》等,該條例規定了警隊的職責和行為規範,任何與公務身分掛鉤的挪用或不當行為可能構成違規或觸法。 

    • 公務員可能觸犯《防止賄賂條例》或其他與公務員行為失當有關的法例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如何判斷是否觸犯法例?   

  

   判斷是否觸犯公器私用的法例,需要考慮以下幾點:   

  

  1. 行為性質:: 是盜竊、詐騙還是其他行為? 

  2. 意圖:: 行為人是否有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或謀取私利的意圖? 

  3. 公物或公權力:: 行為是否涉及公物、公務資源、公務身分或公權力?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總結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公器私用在香港法律下不僅違反職業道德,更是嚴重的刑事罪行。 一旦涉及公物或公權力,行為人將面臨刑事檢控和懲處。 


ree

留言


Donna Leung @ donnaunique.info

bottom of page